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信息服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视角 / 陈李翔

【解读】陈李翔:浅谈技工院校专业教学中职业素养的培养

更新时间:2021-04-30

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发展应当

一体化


作者介绍:

陈李翔,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副所长,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特聘专家。


2019年12月20日作者作为培训专家参加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课题研究主题培训会,本次培训的主题是《科研素养提升培训:行动研究与职业素养培养》,学院《北京市技工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组人员、其他相关课题的研究人员、参加第二届全国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北京市选拔赛的选手和其他教师参加了培训。作者在听取了四位专业课教师就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培养职业素养的教学设计分享后,即席做了点评和发言。本文由作者根据发言时的录音整理而成。为了阅读便利,作者进行了分节,并增加了标题。


(一)

一体化学习必须解决工作过程中成人与成事的统一性


刚才听了四位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设计作品分享[1],感觉挺棒的,很用心,也有不少创意。好的就不多说了,我们先来谈一谈专业学习的层面。从工学一体化课程的学习而言,我感觉这四个作品目前还是比较像职业培训课程,如果要探讨在院校进行系统的学历教育的课程,可能还有很多需要探讨的地方。我们技工院校正在广泛推广工学一体的课程改革,但工学一体的目的并不是要我们把院校课程真的做成培训课程。


工学一体的课程,有几个基本的特征。一是过程导向,二是工学融合,三是学生中心,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既然是综合,就不止是以学科为基础的知识,也不止是以规则为基础的技能,甚至是知识和技能、理论和实践的简单相加,而是过程的完整性以及过程中人的发展的整体性。但是,许多专业课的教师并没有理解工作过程完整性的意义。比如说四位老师中没有一位老师提到这项工作在企业中的实际工作组织形式,那么我们在教学中的分组依据是什么呢?一体化的专业教学中小组学习的分组原则,主要还是应该与企业的工作组织形式相联系。大家回顾一下我们的一体化课程的课程标准和课程开发规范[2],那儿有几张关键的表格文件,比如由典型工作任务向课程转化的环节,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的描述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叫做“劳动组织形式”。很多教师告诉我,说我们现在的学习,通常采用小组学习方式。但是大家想过没有,小组学习的分组方式到底应该怎么确定呢?今天的企业工作现场已经几乎很少个体工作的岗位了,基本上都是小组工作模式。我们的学习方式其实也是从生产线上转换过来的,要用工作的过程来理解学习的过程,要用工作的哲学来理解学习的哲学。


在课堂里,学习的分组可能有很多原则。比如说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类型,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不同学生的能力发展阶段,以及什么样的组合方式更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等等,这些都是属于教学设计的范畴。我们在教学方面中需要去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特点来做策划。但是,工学一体课程的教学策划得有有一个基础,就是企业开展这项工作时的组织方式和工作形态。要把工作的实际情境与教学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才是工学一体的哲学,唯如此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们在教育和教学的策划这个点上,大家其实做的也还不够充分,这就是咱们第二个问题,叫做“学生中心”,这也是一体化课程的重点之一。什么叫学生中心?你们刚才在做分享的时候都有一条叫“学情分析”,这是大赛的要求。我不知道大家平时做不做,毕竟没有真的和大家在一起工作过。大赛要求的要做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到底分析什么?你的基础在哪儿?为什么我说仍是一个职业培训课程,而不是一个职业院校课程?


因为我没有看见“人”。学生到底在哪儿?目前的课程设计中反映不出来,你只是关注通过这堂课让学生们会做什么。我通过这堂课所涉及到的这项,能够把学生从原有的什么样的状态发展成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这个部分我们并没有看到。这说明我们心里并没有真正装着学生,我们心里装着的只是让学生去做的那件事儿。教育课程和培训课程最重要的区别就在这里。


我曾经跟很多在座的很多老师说过什么叫培训?培训就是教一个人会做一件事。如果按这个要求,咱们这几位老师做的设计哪个不优秀?按照这几个方案教出来,我相信大多数孩子都会做这几件事。但是,教育是什么呢,尤其是院校的系统教育?教育应该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工作,教会一个人成为“人”。这就是差异。我刚才发现,即使到了学习反思环节,我也都看不见学生,看不见学生的成长;我看到的只是学生会不会做这件事,从目标到产出,以及过程,始终没有这个因素在,怎么可能会是“学生中心”呢?


“学生中心”到底是什么?设计中似乎也提到了很多。比如,大家都提到了以德树人,强调在思政课程的基础上要注重课程思政。但是,我好像并没有感受到这与人的培养的关系,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技工教育,特别是技工教育的专业教学中如何立德?如何树人?如何思政?我们在这几个设计中不大能够真的找到这个东西,我们并不知道你在哪个环节,用什么样的方法,启发到学生能够去理解到这个东西。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当然有价值观,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其实每个人每时每刻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会有价值观,所以我们日常会说有的人境界高有的人境界低,有的人格局大有的人格小。比如在企业里,做同样一件事情的两个人,你为什么会有做出不同的评价?他们做出来的结果也许是差别并不大,从质量标准上讲可能也差不多但是为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常常听到企业需要A而不是B?所以学生中心不要简单的把它理解成一个技术性的概念,只是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当然学生自主学习是学生中心很重要的方面,我只是强调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实际上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的主题了,职业素养的发展,特别是在专业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职业素养。


“学生中心”的核心是什么?是人的成长。我们的教育是在培养一个“人”,我们的教学体系是在支持一个人的发展,学生中心和能力本位不是两件事儿,而是一件事。学生做某件事的能力,我们在这里面看到了,但是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做这件事的能力。所以,我们现在一体化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什么叫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就是围绕人的发展。既然是“综合”,说明不仅仅是围绕那几项具体的工作能不能完成。当然,遵守规范、完成任务,这是基础。但解决问题、创造生活才是我们的发展目标。


如果大家能够接受我的这个观点,那么大家再想一想我们的学情分析应该怎么做?比如说一年级的学生和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差异到底是什么?特别是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价值观的发展上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是如何通过教学过程呈现出来,并能够得到适当的评价?从教育目标而言,这种阶段性的学习目标是有价值的,因此它能够反映成长和进步。我们讲综合职业能力,最起码也要讨论两个部分。一个是专业能力,另一个就是职业素养。当然,这两件事不能分割开来,职业素养只能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才能展现出来,职业素养也只能通过对具体工作的学习和实践才能逐步养成。


技工院校在技能发展方面是具有传统优势的。我敢说,到今天为止,这方面我们优于其他任何类型的教育。但是,在关注人的发展上,我们是有一些差距的。课程改革应当在这两个面之间找到平衡,不可偏废。当然,对于上面的四个设计方案来说,由于比赛[3]的原因,可能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我的批评也不一定就恰当。我只是想用比较激烈一点说法,来引起大家的注意。比如说,我想强调工学一体不只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一体化,更重要的是在实践性学习的过程融会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应对变化的能力,创造生活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一体化。


另外,说到见事不见人的问题,不仅是不见学生,还有一个问题,叫做不见客户。工作的输入是客户的需求,工作的产出是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的程度。比如说刚才分享中提到的如何拍摄啤酒广告,你为什么要拍这一组广告?他拍给谁看?大家应该记得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中,在“劳动组织形式”后面是“工作标准”,工作标准包括法律要求、行业要求、企业要求和顾客要求。但是,我们在做具体的课程开发,特别是教学设计的时候,往往就只见“工作”,不见“客户”。那么,你技术学得再好,手法如何到位,你不知道是为谁而拍摄,不知道你的作品是给谁看的,你到底想打动谁呢?应当是特定的啤酒爱好者吧?如果你想了这一层,就会将你课堂与社会的真实需求产生互动,你的课程的内涵就开始丰富起来,生动起来。就不只是那些拍摄技术,你的用光就会变得用心起来,你的作品才会有灵魂。好的广告是要人文精神的。你的学生如果在你的课堂里感觉到了与客户的这种互动,你会发现他的视野和思维就开阔起来,他的心胸也会丰富起来,很多的创意的火花便在小组的讨论中迸发出来。能够打动客户的东西,当然也会打动委托你拍摄的顾主。其实,他也是你的客户。


那么,我们分析一下这个过程,是不是就将技术的概念、方法和实践与真实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了?这个联系的过程中,是不是就包涵了沟通表达、合作协同、解决问题、创新创造、信息处理等等职业素养,也反映出精益求精、尊重和创造客户价值等职业精神?如果每一堂课里,我们都在过程中融会了这些素养,并通过观察和反思促进了这些素养的内化,学生们就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持续地应用它们。这是一个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过程。所以,有的老师告诉我,我没有教过学生如何做PPT,但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汇报展示的时候,企业的同事会被我们学生所打动。那是因为他的学生已经能够在持续学习能够理解工作的价值,并能够展示出来。这样的孩子是一定会受企业欢迎的。


所以,在专业教学中发展职业素养,不是让专业教师上阅读课、方法课,而是要将这些方法通过真实的工作过程呈现出来,并按照学生的能力发展阶段融会进去,最终成为学生开展专业工作的方法,并通过不断的反思能够内化成为策略。我常说,今天的学习不只是教会你的学生会做10件,而是要教会你的学生能够做到你没有教过的第11件事,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现在请大家反思一下,刚才分享的方案是不是有完善的空间?当然,专业课的老师要把这件事做到,你自己首先得理解职业素养因子的内涵,以及在专业工作的过程中如何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就发展了一个课题[4],用工作的维度和方法性要求来描述工作过程中的职业素养因子,以帮助大家理解职业素养,并应用它来完善专业课的教学。举个例子,大家可以看到“团队合作”技能在工作中的表现方式(见表《职业素养的行动描述——团队合作》)。


(二)

一体化学习必须理解职业素养与专业活动的关系

关键还是要落地。如果职业素养只是一个目标性的表达,而不能最终落实到学习过程之中,那么其实在你的课程当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你们要我来讲一讲职业素养的教学路径问题,我就一直在想到底难点是什么,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我好像有了一些感觉,给大家汇报一下。


大家真的理解什么是职业素养吗?今天我们四位分享的老师都是教专业课的,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你们教授的内容可能都是将来他们职业生涯中会直接接触的具体工作任务。那么,职业素养到底是一个什么存在呢?它到底能帮助孩子们什么呢?很多人会说,职业素养包括职业情感、职业信念、职业意识、职业精神等等,还有吗?


大家应该记得一张图,叫冰山理论[6]。水平面之上的部分是知识和技能,水平面之下这一块通常会被称之为行动模式或者关键技能(KEY SKILLs)。一般来说,对于让学生会做这件事情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很清楚如何把它们教给他们。刚才大家的分享中提到了职业素养,并且说,它包括三组在职场中普遍应用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个人能力(注意,是个人能力,不是个性能力)。这些都是一些概念性的东西,今天不在这里跟大家讲这些概念。我要问大家的是,水面之上的东西与水面之下的东西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要着力发展水面以下的部分?大家都知道,水面以下的部分通常是看不见的,那如何才能发展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问题,如果不搞清楚,你说你的职业素养已经进入你的课堂,恐怕就不行了。

知识和技能是显性的,所以我们比较容易知道如何学习,如何评价。水面以下的部分是隐性的,但是很重要,因为正是它们决定我们如何利用知识和技能去完成任务,我们常常把它们称之为“模式”,或者叫行动模式。比如说你要拍金色半透明啤酒的广告,这是水面之上的问题。但是为什么同样学习这些知识和技能,有的人拍出来会不同?是什么东西决定了这些不同的结果?实际上这是来自于水面以下,模式不同,所以结果就会不同。因此,说明它们之间是绝对地相互联系的,而且在这个联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知识和技能,不是技术和资源,而是人的行动模式。比如说工作过程中你的情感、你的思维、你的认知方式,你的价值观等等,它们决定了你如何应用已知的知识和技能,去达到你想要的结果。所以才会产生使用同样的技术和资源,为什么两个人会拍出不同的作品。知识和技能是属于自然世界的,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去发现它们,掌握它们;而行动模式是属于人的世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去创造它,发展它。人类创造力的动力源泉正是蕴藏在这里!当然,模式不是一天形成的,更不是一节课可以讲明白的,它需要一个持续地探究的过程,是逐步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每一节课都要一点一点地去渗透它,让他们在这个点上有可能像我们经常讲的“开了窍”。比如说,我们上专业课,你教会了所有的孩子会做一件事;但是,当这件事的条件、环境发生了变化,或者需要去做另一件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可能就不会了。如果在模式上“开了窍”,那么他们就会寻找解决这些新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如果需要学习更多新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同样有方法去发现它们。


我们要发展学生的职业素养,“模式”这个部分是必须要去理解的东西。但是问题是在于我们做教师的自己可能也不太理解这个东西。但是你想一想,比如说同一节课,你和你的同事,你想这么教,他却想那么教,为什么?内容、技术、资源和学生全一样,为什么你们俩可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实施?实际上这就是因为你们俩的行动模式有差异。你们俩是不同的人,人跟人是不同的。


我们再回到课堂里来,仍然是拍摄金色半透明啤酒的广告。比如,用什么光可以得到什么样的视觉效果,这是知识和技能可以解决的;但是,当你要求学生回到顾客的角度来思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各种不同的想法就出来了,因为行动模式引导的方向会出现不同,大家对顾客需求的理解也会有不同。我们现在讲一体化课程,就是让我们从具体工作任务入手,通过对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去完成这个任务。但是,我们得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我为什么要这么做?还有其他方式可以完成这项工作吗?什么是最好的工作方式?等等,这就是向模式、向策略的方向展开积累。


当然,我们每个人做事的模式其实是不同的。因此,我们的反思要基于职场的一些具有广义规范的基本点来展开。比如说企业强调效率,那么什么样的行动模式是可以有利于效率发展的?企业强调创新,那么什么样的模式是有利于促进创新发生?所以,从这个意义讲,发展职业素养不在于它的统一性和标准化,而是在于过程性的策略。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一个模式。企业也不需要同一个模式的员工。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上来了——什么是职业素养?人和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处理三大基本关系:自然、他人和自我。处理人与自然(这里包括天然的和人造的事物)的关系,所形成的技能就是方法技能,比如解决问题、创新创造等;处理人与他人的关系,所形成的技能就是社会技能,比如沟通、合作等;人处理与自我的关系,所形成的技能就是个人技能,比如生涯发展、负责任等等。这些技能的总和,就会形成所谓的行动模式,我们称之为策略性技能或者关键技能。实际上,由于每个人的禀赋、经历不同,所积淀和形成的模式肯定是不同的。而职业素养就是人类的合作性实践所形成的社会组织,比如企业,大家在长期实践中共同认同或广泛确认的思想意识、过程方法、行动规则。或者说,职业素养就是个人行动模式的社会化,是作为个人策略的行动模式的规则化。


行动模式或者职业素养,既然是处理“关系”的技能,那么它永远存在于我们处理事物、他人和自我打交道的过程之中,而不是独立存在的东西。所以,我们在教专业课的时候,你就要知道,你使用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学习任务,这其中本身就包括了事物、他人与自我的三大基本关系,它们与工作任务是一体化的存在,所谓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就是蕴涵着正确运用行动模式、职业素养的过程。当然,我们应当推动学习的反思,让学生们能够真正理解到什么是有效的素养,以及如果运用这些“素养”来更好地完成任务和创造性解决未知的问题。


所以,我们还要明白一个道理,行动模式或者职业素养没有办法用正确与否来进行评价。我们常常可以从三个方向来进行评价,一是掌握的范围,二是有效的程度,三是创新的可能。 

(三)

一体化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那么,我们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职业素养呢?刚才,四位老师的分享中提到了很多想法,也分享了一些做法。比如,讲《奥古特啤酒拍摄》的那位老师甚至明确提出了职业素养贯穿专业课程的基本路径。这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探索。

(一)

一体化学习必须解决工作过程中成人与成事的统一性

刚才听了四位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设计作品分享[1],感觉挺棒的,很用心,也有不少创意。好的就不多说了,我们先来谈一谈专业学习的层面。从工学一体化课程的学习而言,我感觉这四个作品目前还是比较像职业培训课程,如果要探讨在院校进行系统的学历教育的课程,可能还有很多需要探讨的地方。我们技工院校正在广泛推广工学一体的课程改革,但工学一体的目的并不是要我们把院校课程真的做成培训课程。


工学一体的课程,有几个基本的特征。一是过程导向,二是工学融合,三是学生中心,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既然是综合,就不止是以学科为基础的知识,也不止是以规则为基础的技能,甚至是知识和技能、理论和实践的简单相加,而是过程的完整性以及过程中人的发展的整体性。但是,许多专业课的教师并没有理解工作过程完整性的意义。比如说四位老师中没有一位老师提到这项工作在企业中的实际工作组织形式,那么我们在教学中的分组依据是什么呢?一体化的专业教学中小组学习的分组原则,主要还是应该与企业的工作组织形式相联系。大家回顾一下我们的一体化课程的课程标准和课程开发规范[2],那儿有几张关键的表格文件,比如由典型工作任务向课程转化的环节,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的描述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叫做“劳动组织形式”。很多教师告诉我,说我们现在的学习,通常采用小组学习方式。但是大家想过没有,小组学习的分组方式到底应该怎么确定呢?今天的企业工作现场已经几乎很少个体工作的岗位了,基本上都是小组工作模式。我们的学习方式其实也是从生产线上转换过来的,要用工作的过程来理解学习的过程,要用工作的哲学来理解学习的哲学。


在课堂里,学习的分组可能有很多原则。比如说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类型,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不同学生的能力发展阶段,以及什么样的组合方式更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等等,这些都是属于教学设计的范畴。我们在教学方面中需要去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特点来做策划。但是,工学一体课程的教学策划得有有一个基础,就是企业开展这项工作时的组织方式和工作形态。要把工作的实际情境与教学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才是工学一体的哲学,唯如此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们在教育和教学的策划这个点上,大家其实做的也还不够充分,这就是咱们第二个问题,叫做“学生中心”,这也是一体化课程的重点之一。什么叫学生中心?你们刚才在做分享的时候都有一条叫“学情分析”,这是大赛的要求。我不知道大家平时做不做,毕竟没有真的和大家在一起工作过。大赛要求的要做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到底分析什么?你的基础在哪儿?为什么我说仍是一个职业培训课程,而不是一个职业院校课程?


因为我没有看见“人”。学生到底在哪儿?目前的课程设计中反映不出来,你只是关注通过这堂课让学生们会做什么。我通过这堂课所涉及到的这项,能够把学生从原有的什么样的状态发展成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这个部分我们并没有看到。这说明我们心里并没有真正装着学生,我们心里装着的只是让学生去做的那件事儿。教育课程和培训课程最重要的区别就在这里。


我曾经跟很多在座的很多老师说过什么叫培训?培训就是教一个人会做一件事。如果按这个要求,咱们这几位老师做的设计哪个不优秀?按照这几个方案教出来,我相信大多数孩子都会做这几件事。但是,教育是什么呢,尤其是院校的系统教育?教育应该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工作,教会一个人成为“人”。这就是差异。我刚才发现,即使到了学习反思环节,我也都看不见学生,看不见学生的成长;我看到的只是学生会不会做这件事,从目标到产出,以及过程,始终没有这个因素在,怎么可能会是“学生中心”呢?


“学生中心”到底是什么?设计中似乎也提到了很多。比如,大家都提到了以德树人,强调在思政课程的基础上要注重课程思政。但是,我好像并没有感受到这与人的培养的关系,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技工教育,特别是技工教育的专业教学中如何立德?如何树人?如何思政?我们在这几个设计中不大能够真的找到这个东西,我们并不知道你在哪个环节,用什么样的方法,启发到学生能够去理解到这个东西。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当然有价值观,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其实每个人每时每刻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会有价值观,所以我们日常会说有的人境界高有的人境界低,有的人格局大有的人格小。比如在企业里,做同样一件事情的两个人,你为什么会有做出不同的评价?他们做出来的结果也许是差别并不大,从质量标准上讲可能也差不多但是为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常常听到企业需要A而不是B?所以学生中心不要简单的把它理解成一个技术性的概念,只是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当然学生自主学习是学生中心很重要的方面,我只是强调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实际上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的主题了,职业素养的发展,特别是在专业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职业素养。


“学生中心”的核心是什么?是人的成长。我们的教育是在培养一个“人”,我们的教学体系是在支持一个人的发展,学生中心和能力本位不是两件事儿,而是一件事。学生做某件事的能力,我们在这里面看到了,但是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做这件事的能力。所以,我们现在一体化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什么叫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就是围绕人的发展。既然是“综合”,说明不仅仅是围绕那几项具体的工作能不能完成。当然,遵守规范、完成任务,这是基础。但解决问题、创造生活才是我们的发展目标。


如果大家能够接受我的这个观点,那么大家再想一想我们的学情分析应该怎么做?比如说一年级的学生和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差异到底是什么?特别是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价值观的发展上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是如何通过教学过程呈现出来,并能够得到适当的评价?从教育目标而言,这种阶段性的学习目标是有价值的,因此它能够反映成长和进步。我们讲综合职业能力,最起码也要讨论两个部分。一个是专业能力,另一个就是职业素养。当然,这两件事不能分割开来,职业素养只能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才能展现出来,职业素养也只能通过对具体工作的学习和实践才能逐步养成。


技工院校在技能发展方面是具有传统优势的。我敢说,到今天为止,这方面我们优于其他任何类型的教育。但是,在关注人的发展上,我们是有一些差距的。课程改革应当在这两个面之间找到平衡,不可偏废。当然,对于上面的四个设计方案来说,由于比赛[3]的原因,可能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我的批评也不一定就恰当。我只是想用比较激烈一点说法,来引起大家的注意。比如说,我想强调工学一体不只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一体化,更重要的是在实践性学习的过程融会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应对变化的能力,创造生活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一体化。


另外,说到见事不见人的问题,不仅是不见学生,还有一个问题,叫做不见客户。工作的输入是客户的需求,工作的产出是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的程度。比如说刚才分享中提到的如何拍摄啤酒广告,你为什么要拍这一组广告?他拍给谁看?大家应该记得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中,在“劳动组织形式”后面是“工作标准”,工作标准包括法律要求、行业要求、企业要求和顾客要求。但是,我们在做具体的课程开发,特别是教学设计的时候,往往就只见“工作”,不见“客户”。那么,你技术学得再好,手法如何到位,你不知道是为谁而拍摄,不知道你的作品是给谁看的,你到底想打动谁呢?应当是特定的啤酒爱好者吧?如果你想了这一层,就会将你课堂与社会的真实需求产生互动,你的课程的内涵就开始丰富起来,生动起来。就不只是那些拍摄技术,你的用光就会变得用心起来,你的作品才会有灵魂。好的广告是要人文精神的。你的学生如果在你的课堂里感觉到了与客户的这种互动,你会发现他的视野和思维就开阔起来,他的心胸也会丰富起来,很多的创意的火花便在小组的讨论中迸发出来。能够打动客户的东西,当然也会打动委托你拍摄的顾主。其实,他也是你的客户。


那么,我们分析一下这个过程,是不是就将技术的概念、方法和实践与真实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了?这个联系的过程中,是不是就包涵了沟通表达、合作协同、解决问题、创新创造、信息处理等等职业素养,也反映出精益求精、尊重和创造客户价值等职业精神?如果每一堂课里,我们都在过程中融会了这些素养,并通过观察和反思促进了这些素养的内化,学生们就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持续地应用它们。这是一个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过程。所以,有的老师告诉我,我没有教过学生如何做PPT,但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汇报展示的时候,企业的同事会被我们学生所打动。那是因为他的学生已经能够在持续学习能够理解工作的价值,并能够展示出来。这样的孩子是一定会受企业欢迎的。


所以,在专业教学中发展职业素养,不是让专业教师上阅读课、方法课,而是要将这些方法通过真实的工作过程呈现出来,并按照学生的能力发展阶段融会进去,最终成为学生开展专业工作的方法,并通过不断的反思能够内化成为策略。我常说,今天的学习不只是教会你的学生会做10件,而是要教会你的学生能够做到你没有教过的第11件事,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现在请大家反思一下,刚才分享的方案是不是有完善的空间?当然,专业课的老师要把这件事做到,你自己首先得理解职业素养因子的内涵,以及在专业工作的过程中如何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就发展了一个课题[4],用工作的维度和方法性要求来描述工作过程中的职业素养因子,以帮助大家理解职业素养,并应用它来完善专业课的教学。举个例子,大家可以看到“团队合作”技能在工作中的表现方式(见表《职业素养的行动描述——团队合作》)。

表:职业素养的行动描述——团队合作

图片

资料来源: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5],2019

(二)

一体化学习必须理解职业素养与专业活动的关系

关键还是要落地。如果职业素养只是一个目标性的表达,而不能最终落实到学习过程之中,那么其实在你的课程当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你们要我来讲一讲职业素养的教学路径问题,我就一直在想到底难点是什么,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我好像有了一些感觉,给大家汇报一下。


大家真的理解什么是职业素养吗?今天我们四位分享的老师都是教专业课的,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你们教授的内容可能都是将来他们职业生涯中会直接接触的具体工作任务。那么,职业素养到底是一个什么存在呢?它到底能帮助孩子们什么呢?很多人会说,职业素养包括职业情感、职业信念、职业意识、职业精神等等,还有吗?


大家应该记得一张图,叫冰山理论[6]。水平面之上的部分是知识和技能,水平面之下这一块通常会被称之为行动模式或者关键技能(KEY SKILLs)。一般来说,对于让学生会做这件事情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很清楚如何把它们教给他们。刚才大家的分享中提到了职业素养,并且说,它包括三组在职场中普遍应用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个人能力(注意,是个人能力,不是个性能力)。这些都是一些概念性的东西,今天不在这里跟大家讲这些概念。我要问大家的是,水面之上的东西与水面之下的东西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要着力发展水面以下的部分?大家都知道,水面以下的部分通常是看不见的,那如何才能发展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问题,如果不搞清楚,你说你的职业素养已经进入你的课堂,恐怕就不行了。

图片

知识和技能是显性的,所以我们比较容易知道如何学习,如何评价。水面以下的部分是隐性的,但是很重要,因为正是它们决定我们如何利用知识和技能去完成任务,我们常常把它们称之为“模式”,或者叫行动模式。比如说你要拍金色半透明啤酒的广告,这是水面之上的问题。但是为什么同样学习这些知识和技能,有的人拍出来会不同?是什么东西决定了这些不同的结果?实际上这是来自于水面以下,模式不同,所以结果就会不同。因此,说明它们之间是绝对地相互联系的,而且在这个联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知识和技能,不是技术和资源,而是人的行动模式。比如说工作过程中你的情感、你的思维、你的认知方式,你的价值观等等,它们决定了你如何应用已知的知识和技能,去达到你想要的结果。所以才会产生使用同样的技术和资源,为什么两个人会拍出不同的作品。知识和技能是属于自然世界的,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去发现它们,掌握它们;而行动模式是属于人的世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去创造它,发展它。人类创造力的动力源泉正是蕴藏在这里!当然,模式不是一天形成的,更不是一节课可以讲明白的,它需要一个持续地探究的过程,是逐步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每一节课都要一点一点地去渗透它,让他们在这个点上有可能像我们经常讲的“开了窍”。比如说,我们上专业课,你教会了所有的孩子会做一件事;但是,当这件事的条件、环境发生了变化,或者需要去做另一件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可能就不会了。如果在模式上“开了窍”,那么他们就会寻找解决这些新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如果需要学习更多新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同样有方法去发现它们。


我们要发展学生的职业素养,“模式”这个部分是必须要去理解的东西。但是问题是在于我们做教师的自己可能也不太理解这个东西。但是你想一想,比如说同一节课,你和你的同事,你想这么教,他却想那么教,为什么?内容、技术、资源和学生全一样,为什么你们俩可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实施?实际上这就是因为你们俩的行动模式有差异。你们俩是不同的人,人跟人是不同的。


我们再回到课堂里来,仍然是拍摄金色半透明啤酒的广告。比如,用什么光可以得到什么样的视觉效果,这是知识和技能可以解决的;但是,当你要求学生回到顾客的角度来思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各种不同的想法就出来了,因为行动模式引导的方向会出现不同,大家对顾客需求的理解也会有不同。我们现在讲一体化课程,就是让我们从具体工作任务入手,通过对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去完成这个任务。但是,我们得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我为什么要这么做?还有其他方式可以完成这项工作吗?什么是最好的工作方式?等等,这就是向模式、向策略的方向展开积累。


当然,我们每个人做事的模式其实是不同的。因此,我们的反思要基于职场的一些具有广义规范的基本点来展开。比如说企业强调效率,那么什么样的行动模式是可以有利于效率发展的?企业强调创新,那么什么样的模式是有利于促进创新发生?所以,从这个意义讲,发展职业素养不在于它的统一性和标准化,而是在于过程性的策略。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一个模式。企业也不需要同一个模式的员工。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上来了——什么是职业素养?人和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处理三大基本关系:自然、他人和自我。处理人与自然(这里包括天然的和人造的事物)的关系,所形成的技能就是方法技能,比如解决问题、创新创造等;处理人与他人的关系,所形成的技能就是社会技能,比如沟通、合作等;人处理与自我的关系,所形成的技能就是个人技能,比如生涯发展、负责任等等。这些技能的总和,就会形成所谓的行动模式,我们称之为策略性技能或者关键技能。实际上,由于每个人的禀赋、经历不同,所积淀和形成的模式肯定是不同的。而职业素养就是人类的合作性实践所形成的社会组织,比如企业,大家在长期实践中共同认同或广泛确认的思想意识、过程方法、行动规则。或者说,职业素养就是个人行动模式的社会化,是作为个人策略的行动模式的规则化。


行动模式或者职业素养,既然是处理“关系”的技能,那么它永远存在于我们处理事物、他人和自我打交道的过程之中,而不是独立存在的东西。所以,我们在教专业课的时候,你就要知道,你使用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学习任务,这其中本身就包括了事物、他人与自我的三大基本关系,它们与工作任务是一体化的存在,所谓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就是蕴涵着正确运用行动模式、职业素养的过程。当然,我们应当推动学习的反思,让学生们能够真正理解到什么是有效的素养,以及如果运用这些“素养”来更好地完成任务和创造性解决未知的问题。


所以,我们还要明白一个道理,行动模式或者职业素养没有办法用正确与否来进行评价。我们常常可以从三个方向来进行评价,一是掌握的范围,二是有效的程度,三是创新的可能。 

(三)

一体化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那么,我们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职业素养呢?刚才,四位老师的分享中提到了很多想法,也分享了一些做法。比如,讲《奥古特啤酒拍摄》的那位老师甚至明确提出了职业素养贯穿专业课程的基本路径。这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探索。

图片

资料来源: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2019


(一)目标与内容:确定每一节课的职业素养发展具体目标。专业课的学习目标主要是通过具体的工作内容来确定的。因此,我们设计一堂课的时候,先确定的是专业内容以及学生应当掌握的程度。而我们的专业内容其实就是一个具体的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素养是如何被融入进去呢?我们并不是让来改变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而是要将素养的发展目标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比如说,某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会比较充分反映出某一个或一组职业素养因子的某些要素,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要素的学习作为目的纳入学习目标之中。


(二)策划与设计:为每一节课策划和设计职业素养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具体的融入方式和途径与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应当是一致的,主要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内容性设计——从学习内容层面上进行策划。课程内容与素养内容直接相关,比如关于如何去探究自然的专业内容,就跟自主探究的素养内容直接相联系。


第二,方法性设计——从学习方法层面上进行策划。课程的学习方式与素养内容直接相关,比如小组学习方式,与团队合作技能的发展就直接相联系;比如小组学习中的个人探究和合作探究,与自我学习技能也是直接相关联。


我们的专业课基本上是一体化的课程,一体化课程的学习强调过程方法。我们通常将工作的过程分为接受任务、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测监控、评估反思等六个步骤。比如,第一步接受任务怎么做?一般来说,对于较低年级的学生,老师会给予更多的信息,来引导学生理解任务,但也会设置一些简单的信息收集和信息分析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对于高年级的学生,特别是高级工以上的学生,教师往往会只给出引导性信息,由学生自主探索各类有价值的信息,甚至会要求学生按照特定的需求和目标,自主设计任务情境。在这个过程中,这种学习方法不就是信息处理技能的发展么?但是很多教师似乎没有理解这种联系,单纯地将素养内容硬性塞进课程内容。比如前面提到的金色半透明啤酒广告的拍摄,要完整地理解这个任务,你就应该引导学生收集和分析厂家的产品设计和市场销售信息、啤酒爱好者的特征信息(比如年龄、职业、群体等等),并从这些信息得到拍摄主题等结论。否则,实际上学生并没有理解任务的目标,你的知识和技能传授得再有针对性,学生们拍出的作品仍然可能对不上企业的要求。比如说刚才这位老师也提到了企业觉得学生们还总欠缺一点东西。实际上,接受任务的过程就是处理信息的过程,学生们在每一堂一体化课程上,都可以学习和实践信息处理的技能。作为教师,并不是要专业讲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规则,而是引导学生理解任务的过程中来发展他们的信息处理技能,并通过反思让学生能够理解这些方法,并通过分阶段的引导策略的引入和持续地反复训练,帮助学生自主建构信息处理策略。


第三,过程性设计——从教学策略层面上进行策划。这是老师的本事和功夫。今天我们院校的老师,即使是一体化教师,也还有欠缺。大多数老师并真正的真实工作经验,我们交待任务时往往还是学科思维,只能理解到任务中所包涵的知识和技能,并没有真正的过程思维,所以在确定素养发展目标的时候,只是把一个概念带进来而已。比如说小组学习,自然就有了一个团队,团队肯定就要合作,好像团队合作技能就会自然产生。实际上,团队合作是有不同形式和层次的。我们应当将这些不同的形式和层次,运用到教学策划中来,按照工作过程的展开流程,针对不同孩子的发展需求,设计和规划出课堂教学中的进度节奏、组织形式、互动方法和控制节点等,保证学习的有效发生和学习目标的有序流转,使其满足不同类型的学生和不同阶段的学习的需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实施和评价:在每一节课的教学实施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评价。从大家的分享中,我感觉许多教师好像经常使用一个方法,叫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7]。但是,就素养发展来说,实际上我看不到这个循环的实施过程。大家目前基本上做了三件事:一是在学习目标中列出一两条素养因子(并不是某个因子的一组要素)。二是在实施过程中,直接列出相关的部分,以表明我做了。发展团队技能,你看我小组学习了。三是在评价点提到了,至于孩子们(尤其是每一学生)得到了什么以及得到什么程度,往往在评价中看不出来。所以,你看,P做了,但并没有深入进去,只是概念性的表达;D也做了,但基本上形式的东西,与工作的过程并没有融合起来;C也做了,但只是事后的一项评价性结论,没有过程中的观察和检测;A往往被忽视了,因为很少在反思中看到对素养问题的引导和应用。没有反思就没有构建,没有反思也就没有改善。


比如说,我们要在专业课中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技能。首先,不是要求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来讲团队合作的知识和技能(事实上,即使讲了也并不会产生实际的效果),而是要根据所讲授的专业内容处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哪个阶段,确定我们在这一节课里将要具体达成团队合作技能的要素是什么,以此来建立素养发展的目标。其次,我们找到一个载体,就是小组学习的形式。第三,在过程中善于运用教学控制的方法。比如我们发现两个小组的结果差异较大,那么我们就可以去分析表现好的那个小组他们为什么工作有效,用行动来描述他们合作工作的过程,让大家理解他们合作的效率和质量是如何得到的。要引导孩子去探讨,他们到底做什么了,得到了这个结果。而另一组同样要进行这样的分析,看一看在什么地方出现了什么问题,导致目标没有达成。即使在这个环节,我们仍然是通过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来进行分析的,而不是引入团队合作的概念。只有这样的观察和分析,才能产生有意义的评价和正确的评价结果。


(四)反思和构建:积极推动学习反思,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策略和模式。到目前为止,我在课堂中还是看不到特别具有价值的反思。什么是反思大家好像都了解,因为你们每节课都在讲这两个字。所以这里我们着重如何反思的问题。反思就是要回到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的目标,也包括素养的发展目标。如果只是确认知识和技能掌握了多少,那只是评价。反思一定要进入行动模式,并能够引导构建工作策略。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去做这样一个事情,那么你要帮助他理解在这个点的工作策略是什么,否则素养只是一个输入的概念。不可能落地。反思必须回到元认知,就是对学习的认知,对学习过程的控制能力。


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一般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向:

第一,量——目标达成的范围和程度。有多少学生达到了学习目标?为什么有的学生没有达到。想想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你定的教学目标,40个孩子难道25个人学会了我就满意了?我们的目标肯定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不仅要学会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会做这件事情,更理解学会这件事情之后是不是得到了一些工作的策略。如果没有做到,就得分析为什么。这个反思的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也不同程度地能够反映出工匠精神、质量意识、信息处理等职业素养因子对专业活动的影响。


第二,根——向元认知反思。比如,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有没有更好的途径?为什么我的任务产出没有A同学呈现出的效果好?等等,通过这种方式推动学生从目标出发,向过程反思,向方法反思,向控制反思,以推动和引导学生积极构建有效的工作策略和行动模式。这个反思的过程,本身也是过程思维、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技能的一部分。


第三,新——需要改善的部分和可能蕴涵的创新。改善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也包括学生学习(工作)过程的改进。同时,反思应当直接推动创新,我们可以沿着课堂里可能已经发生的创新的火花,引导学生产生创新的思路。比如说,条件或者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当然,这样是更高的要求,但是这也是反思所需要的。这就是所谓的“举一反三”。在这个反思的过程中,本身也包涵了解决问题、创新创造技能的发展方法。


讲到这里,大家是不是理解到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了?技能训练的过程和结果与策略构建的过程和结果是一体化的,只有将二者融合起来才是能力,我们就叫综合职业能力。所谓“综合”,一是指工作过程的完整性,二是指工作过程中人的完整性。教会学生做10件事,这是第一级的目标;第二级目标是在学会做这10件事的基础上,我们的学生能够自己会做你没教过的第11件事。靠什么?就是靠这样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中,他养成自己的工作策略,当面对新问题、接受新任务的时候,他能够应用这些策略去组织、整合知识与技能,去解决新问题,完成新任务。所以素养的作用不只是让人有资格谋求一个体面的工作,不只是把职场的人际关系搞得融洽一点,而是获得职业生涯发展的动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才。


总的来说,职业素养与专业活动是直接相联的,不是我们附加在上面,非要额外加给你的任务;职业素养的发展途径必须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工学一体化的专业课程是发展职业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专业课教师在发展学生职业素养方面责无旁贷。如何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刚才梁老师[8]讲行动研究时提出的那四条就挺好——考察、反思、计划、行动,大家可以去体会。一是敢于探索,勇于实践。我们常用的方法就是以一己之力推动独立反思;二是我们也可以跟你认为有资格、有能力做你教练的同伴教师,共同来推动反思。他会来观察你的行动,帮助你反思。你要跟他去讨论,我这堂课的目标是什么?我这堂课准备怎么做?然后教练会隔三差五到你的课堂里来,或者他在你的课后,你们俩要去进行沟通,根据你的目标,根据他的经验,来个推动你“复盘”整个过程,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这样一个反思的过程,叫做“认知教练”,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三是开展合作性研究,就是引入一些研究机构来跟我们一块合作,使我们教学实践能够有研究伴随,及时发现问题,阶段性地总结经验。


接到这个任务的这些天,大概就想到这么多。刚才四位老师的分享和梁老师的报告又激发了我的一些想法,非常感谢你们。如果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我会很高兴。


谢谢各位的耐心和聆听!

注释:


[1] 四位教师分享的教学设计方案分别是:电子商务专业《电商产品拍摄——导购平台每周好物榜》中的《奥古特啤酒拍摄》,摄影摄像技术专业《摄影摄像技术——影视录音——电视剧录音》中的《单声道对白拾取》,电子商务专业(营销方向)《网络营销——网店运营——为网店选品》中的《为 “部落联盟”平台卖家选品》,动漫专业《栏目包装——动画制作——CUBE DRAMA 频道宣传片》中的《立方体拼合动画制作》。


[2] 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组织编制的《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试行)》和《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试行)》,2013年4月发布。


[3] 指“第二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北京市选拔赛”。该项赛事强调“学生中心、能力本位、工学一体”的教学理念,比赛项目包括教学设计与说课答辩。该项比赛的评分细则中将职业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并列考察。这种方式虽然可以理解为突出“职业素养”的价值,但在一定程度上意谓着教学中可以(甚至应当)将二者区分开来,这可能会在教师中产生某种误导。


[4] 指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的课题《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内容与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该课题由千秋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技工院校共同承担,作者为该课题的指导专家。该课题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沟通交流、解决问题、团队合作、信息处理等12项职业素养因子,并以工作维度、技能要求、教学指导、评价指导为主要指标进行描述;同时,规划了四条培养路径,包括专业课、基础课、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作为该课题组的成员单位之一,承担了基础课程中发展职业素养的路径研究。


[5]作者在引用时做了修订和完善。


[6] 冰山理论是萨提亚家庭治疗中的重要理论,实际上是一个隐喻,它包括行为、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七个层次。冰山理论是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摘自《搜狗百科》)。1973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摘自《MBA智库》)。


[7]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所以又称戴明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就是PDCA循环。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要求把各项工作按照作出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然后将成功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环去解决。这一工作方法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企业管理各项工作的一般规律。(摘自《百度百科》)


[8]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梁燕老师。2019年12月20日,她在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的培训会上做了《教育行动研究:理念、方法和案例》的主题培训,从课题研究的角度讲解了教育领域行动研究的过程与方法。